![]() |
畫像由第一屆謝副理事長昭隆提供 |
幼年即因智質超人,過目成誦又逢名師指點,十九歲即獲羅癭公之薦赴北京,執教郁文大學,授詩學,同時參加中國畫學會,得交陳師曾、淩直支、姚茫父、齊白石、陳半丁等詩書畫名家,相互切磋,藝文大進。又獲蔡元培之讚賞,敦聘為上海國立暨南大學授課,時年為民國十四年先生年僅二十四歲,二十八歲被薦與劉海粟聘任為上海美術專門學校國畫系主任,先生禮賢邀請馬孟容、馬公愚、張善孖、張大千、諸樂三、諸聞韻等大師任教傳為佳話。
二十九歲與黃賓虹創辦中國文藝學院,自任副院長;其間由於體弱多病,而拜安徽九代名醫宋幼庵為師,而後成為中醫聖手,並當選為全國中醫公會理事長及薦選為中醫師公會產生之國民大會代表。
先生因患肺結核病,參加葉大密主辦的武當太極拳社,與黃景華、濮冰如同學,民國十七年楊澄甫抵達上海經葉大密介紹從習太極拳六年,師德配侯夫人,抱疾垂危,得君投劑而起,得澄甫老師感激,悉以口訣相授,他人所未聞也。
時值抗戰軍興。先生轉任湖南省政府諮議兼國術館館長,國術為該省全民運動,規定每兩個月調派全省各縣國術館長及教官四十人,授乙太極拳課,但因學習時間不敷,乃刪減老架之複式,求其精要為三十七式,名之謂:「鄭子簡易太極拳」,如此因時制宜,便於傳習,非矜奇立異也。
陳微明大師於先生所著『鄭子太極拳十三篇』序中提及:『至蜀復遇奇士與究,道益晉』,其時與同門李雅軒、李壽錢及自然門杜心五等人切磋、交流拳藝,拳藝更上層樓。
當時先生之所以練太極拳其實是患了肺癆(肺結核),藥石罔效,沒想到練了太極拳之後『沒有吃藥,也沒有打針,就這樣一天一天自然好』,又得澄甫大師拳、劍真傳,才得以將太極拳置為五絕之首。
在近代太極拳的歷史上,曼青先生居功厥偉,眾所周知,『太極拳體用全書』(楊澄甫著,民國22年上海大東書局出版)的大量發行,對太極拳的推廣、普及,有極大助力,該書雖然屬名楊澄甫著,可實際上是鄭曼青與同門匡克民請求楊澄甫同意並由其代筆的。
民國39年,著書『鄭子太極拳十三篇』,之後又出版『鄭子太極拳自修新法』將『鄭子太極拳十三篇』中論述拳理部分納入。此書成為練習楊式『鄭子太極拳』必須研讀的聖經。
民國39年曼青先生來臺成立時中拳社,民國54年起遊歷歐美各國,在法國除開國畫個展外也宏揚太極拳,弟子桃李滿天下,素有聲名的有黃性賢、劉錫亨、陳志誠、徐憶中、宋志堅、羅邦楨、鞠鴻賓、干嘯洲等等,開枝散葉,在歐美、東南亞及臺灣皆花開遍地。
曼青先生在詩書畫的領域傲人,被張大千稱為『其書其畫,殊非常人所及』又與黃君璧同為蔣宋美齡的國畫老師,著有:唐詩鍼度、玉井草堂詩集、玉井草堂詩續集、曼青詩選、老子易知解、學庸知解、人文淺說、性本論、論語釋旨、易全、詩集注、古本大學更注、孔子與老子異同、鄭曼青畫集、曼髯寫意、鄭曼青書畫集、曼髯三論等等。而先生在中醫領域無庸置疑,著有:女科心法、骨科精微、中華醫藥學史、良方集成等等。
當然在先生自認最為成就的太極拳,確是百鍊成鋼,在重慶英國、美國大使館與眾洋將士兵兩役中大放異彩(詳見鄭子太極拳十三篇序文),而在法國開國畫個展,也不忘宣揚國威,持木劍與法國西洋劍高手比試,三招即令其丟劍,在張大千回憶錄中更推崇倍至,提到他有『隔空打人』之絕技。『那是1964年,法國電視臺為製作電視節目,約請法國武術高手三人,向曼青先生請教拳術。先生笑頜之,當即起立,命對手三人並肩立定,在距離約兩三公尺之遠,只見曼青先生雙手平伸,略一蓄勢拂出,對方三人同時向後退卻。當時在場觀眾都不相信,而被拂退之三人,也覺莫名其妙,於是要求再來一次。此次三人仍按指點站立在原處,但未等曼青先生蓄勢,即搶先前進,以為此可制敵先機,攻其不備。曼青見狀,立即出掌拂出,其中前行欲攻者竟先踉蹌倒地,其他二人也隨後倒地。眾始嘆服』。也許張大千的回憶添增神話色彩,但在中華民國太極拳協會高雄分會所發行的太極拳雜誌中,確實有身為記者的曼青弟子,在鄭曼青的背後只因碰觸肩膀而被震飛休養三個月的事實。先生之於太極拳著有:鄭子太極拳十三篇(中、英、荷文版)、鄭子太極拳自修心法、鄭子太極拳劍專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